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聚焦 > 第40次南极考察丨“一切都大变样”——中国南极考察队员话变迁

第40次南极考察丨“一切都大变样”——中国南极考察队员话变迁

2024年04月02日68230

  新华社“雪龙2”号4月2日电 题:“一切都大变样”——中国南极考察队员话变迁

第40次南极考察丨“一切都大变样”——中国南极考察队员话变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华社记者周圆

  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从科研设备、气象保障到考察途中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细节无不令“雪龙2”号上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员们切身感受到身边的诸多变化,见证中国极地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大变迁。

  北京时间1月6日,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在阿蒙森海开展大洋考察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陈栋彬摄)

  科研设备:“今非昔比”

  30年间6赴南极,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史久新这次终于圆了一个心愿——搭乘“雪龙2”号。

  科考系统高度集成,配有几十套先进的科考仪器设备;约600平方米的实验室区域布局集中、分工明确;国内首套月池系统,确保在海冰覆盖区也能采样作业……“‘雪龙2’号基本把涉及海洋研究、地质学研究等设备配备齐全了。”参观船上科研设施时,史久新不停感慨“今非昔比”。

  1994年,“雪龙”号首航南极。史久新随船开启了自己的首次极地考察之旅,他回忆说:“当时除了艉甲板的绞机,船上很难找到与科考有关的设备。”甚至大洋调查最重要的设备CTD(温盐深剖面仪)都需要自行带上船。“那时设备简陋,获取到的数据质量也没有保证。”

  关于那次考察,史久新时常会提起一段类似“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经历。经停澳大利亚期间,考察队组织参观澳大利亚南极局。当了解到对方科学的管理体系、一流的观测仪器、完善的航空飞行保障时,一开始还很兴奋的队员们渐渐变得沉默。“大家心情是沉重的,没想到差距这么大。”

  中国极地考察起步晚,但追赶时代的步伐坚定而急促。“雪龙”号进行一轮轮翻新改造,设立了实验室,更新了科研设备。随后,中国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入列,进一步提升了极地科研综合保障能力。与此同时,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建立起全流程的样品、数据等管理体系,确保科学研究和常规调查监测的标准统一和质量可靠。

  “得益于极地科考软硬件保障能力全面提升,目前我国物理海洋研究成果不断,已经进入了世界第一梯队。”史久新说。

  2023年11月23日,“雪龙2”号气象保障员李竞时介绍西风带气象情况。新华社记者周圆摄

  气象保障:从30多人到2人

  日前,“雪龙2”号穿过南纬40度,驶出“咆哮西风带”,随船气象保障员李竞时长长松了一口气,“本航次,我们创纪录地8次穿越西风带。整体来看,每次都安全平稳穿越。”

  探秘极地,气象先行。来自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李竞时和张功浩两人承担着船上天气海况预报、走航海洋气象观测、提出航线建议等任务,而在早期,这项工作需要30多人。

  1984年,中国首次派出考察队伍奔赴南极。“向阳红10”号科考船的气象部门下设观测组、通讯组、卫星接收组、雷达组、填图组和预报组等,共有30多名气象保障员。彼时获得一个时次的天气图需要通讯、人工填图、人工绘图分析等多个工序,多名值班人员连续工作数小时才能完成。

  “那时南极地区气象资料非常少,加之观测设备落后,常常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天气系统的快速变化。”据李竞时介绍,“向阳红10”号在南大洋数次遭遇强风过程,曾记录到12米高的巨浪。

  正是从那时起,中国极地气象预报与极地考察事业并肩前行。40年过去,中国极地气象预报从无到有、从单一航线保障到拥有较强的大气、海冰和海洋预报服务能力。

  “尤其是近几年,国产自主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李竞时以自主开发的预报软件为例介绍说,它能够下载最新数据,还能设计航线、推演风浪动态等,预报时效达到10天,发挥了观风云、探前路的作用。

  衣食住行:变化感知最明显

  豆芽,是许多考察队员的共同记忆。当这个菜出现在餐桌时,意味着船上蔬菜告急。

  “早些年,发豆芽、磨豆浆是厨师前往南极必备的一项技能。”过去,出海不久,船上常常会出现蔬菜短缺。厨师王明会就把豆子做成脆爽的炒豆芽、滑嫩的豆腐汤。

  如今,这项技能正逐渐失去用武之地。王明会说,“雪龙2”号有一套食物保鲜系统,包括常规冷库、蔬菜冰温保鲜以及气调保鲜系统,再加上一代代厨师不断积累的储菜经验,“现在出海1个月内,蔬菜品种多样性是有保障的”。

2023年11月26日,“雪龙2”号机工长汤建国在检查设备。新华社记者周圆摄

  衣食住行的变化兴许是考察队员们感知最明显的。“雪龙2”号机工长汤建国已经20余次奔赴南北两极,他的感受非常直接:服饰装备“武装到牙齿”,淡水不再是限时限量供应,24小时能洗热水澡,通过网络能和家人时刻保持联系,船上影音娱乐系统有大家共享的影视剧……

  “我们南极考察越来越科学,无论是科研支撑,还是生活后勤保障,可以说一切都大变样。”汤建国感慨万千。

【责任编辑:赵阳】
    阅读下一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40次南极考察丨“一切都大变样”——中国南极考察队员话变迁” 的相关文章

              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团体标准发布 极氪超快充网络持续布局

              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团体标准发布 极氪超快充网络持续布局

                3月30日,“标准化助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由市场监管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牵头发起的《电动汽车公共充电站运营管理服务导则》团体标准(标准编号:T/CAS 840-2024,下称“《服务导则》”)正式发布。《服务导则》对电动汽车公共充电站的环境和标识、服务与配套、设备能...

              淘宝服饰联合新华网发起“家乡时装周” 11座城市展现独特潮流DNA

              淘宝服饰联合新华网发起“家乡时装周” 11座城市展现独特潮流DNA

                时尚秀场不止在北上广,也可以在家乡的雪山边、城墙旁、古城里。4月11日,淘宝联合新华网发起“家乡时装周”活动,以许昌、天水、漳州、康定等11个独具特色的城市为支点,用服饰穿搭展现当地风土人情,鼓励大家穿出家乡的时尚风格。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许昌战国袍、榆林山系户外风、晋中新中...

              美联储褐皮书:近期经济活动仅略有扩张 企业转嫁成本难度明显上升

              美联储褐皮书:近期经济活动仅略有扩张 企业转嫁成本难度明显上升

                当地时间周三(4月17日)美联储发布的经济状况“褐皮书”显示,近几周美国经济活动“略微扩张”,企业称在转嫁成本方面的难度正在增大。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美联储每年发布8次“褐皮书”,汇总了12家地区储备对全美经济形势进行摸底的结果。该报告是美联储货币政策例会的重要参考资料。...

              星空有约|10天内天宇将上演两次行星“邂逅”

              星空有约|10天内天宇将上演两次行星“邂逅”

                新华社天津4月18日电(记者周润健)当两颗行星“邂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天文科普专家介绍,4月20日木星、天王星极近,4月29日火星、海王星极近,感兴趣的公众可借助天文望远镜观测。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北京星空摄影爱好者浦石2022年9月1日在北京怀柔拍摄的木星特写。(本人供图)图...

              2024年科幻科普科学家精神电影全国科普场馆巡映活动启动

              2024年科幻科普科学家精神电影全国科普场馆巡映活动启动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温竞华)25日,2024年“光影科学梦”科幻科普科学家精神电影全国科普场馆巡映活动在北京中国科技馆启动,将持续至12月31日。活动期间,数十部科幻、科普和科学家精神影片将在全国65家科普场馆特效影院同步巡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介绍,巡映影片包括...

              新华社权威快报|捕捉宇宙“焰火”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首批在轨科学探测图像发布

              新华社权威快报|捕捉宇宙“焰火”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首批在轨科学探测图像发布

                4月27日,爱因斯坦探针卫星首批在轨科学探测图像在京发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牵头研制的一颗空间科学卫星,于2024年1月发射升空,主要用于观测宇宙中的剧烈爆发现象,捕捉这些转瞬即逝的宇宙“焰火”,因主要科学目标涉及黑洞、引力波等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