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丨提升权益保障,外卖理性竞争促多方共赢
近年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就业与权益保障成为民生关切与政策焦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9月11日,全国总工会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协商工作现场交流会在上海召开。当天全总调研组走访饿了么,考察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平台算法应用和劳动规则向善透明举措、平台骑士就业及发展等情况,走访期间,全总调研组对平台进一步加强骑士保障、创造百万新增就业、促进收入增长等,表示了肯定和认可并明确,要注重将行之有效的协商成果制度化、机制化,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明确“健全劳动报酬、休息、劳动安全卫生等基本权益保障制度”,到今年年初,中共中央社会工作部等8部门联合出台措施,进一步加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的服务管理与权益保障,国家层面持续为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群体筑牢权益“安全网”。
在此前一天,2025年度饿了么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协商恳谈会在上海召开, 11名一线骑士代表与平台面对面,就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福利保障等核心议题达成外卖行业首个算法与劳动协议《2025年度“饿了么”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惠及400万城市骑士,实现养老、医保补贴全国覆盖,“超时免责”“算法优化”首次写进协议。
各平台差异化竞争
对于消费市场而言,外卖的爆发式增长,早已超出“点一份饭”的简单所需。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5年5月即时零售APP月活用户已达5.51亿,较年初增长6%;整个外卖市场日订单从5月的1亿单跃升至如今2亿单,峰值逼近3亿单。
从夏夜的小龙虾到秋日热奶茶,从美妆仓店到母婴急送……外卖延伸到更广泛的服务业市场。并且,其与线下消费也形成了一定的互补。
各家平台的竞争,不仅限于订单、规模,更延伸到了商业模式创新、科技创新等层面,争相创新的局面有望给服务消费市场拓展出新的边界。
如各平台都在积极完善会员体系,试图通过交叉场景扩大消费增量。今年8月,淘宝上线全新大会员体系,打通旗下阿里系资源,深化“衣食住行用一体化”布局,打通购物、外卖、旅行等多元消费场景,从“单一服务”升级为“生活生态”。
再如各平台,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商业目标,形成了差异化的格局,如美团擅长本地生活业务,淘宝侧重协同阿里生态资源、开拓“大消费平台”模式,京东则注重“品质外卖”的打造。各大平台各有所长,从不同的角度切入。
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被“即时满足”的背后,是无数骑士穿梭街巷的汗水浇灌。在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中,骑士的福利、关怀体系,成为各大平台的优先议题。
提升权益保障
从就业规模看,淘宝闪购日均活跃骑士已超200万,对比4月增长3倍,直接创造了超百万个新岗位;饿了么骑士月活数量较上线初期增长181%,其中众包骑士增长236%,7月收入超1万元的骑士数量是去年的2.8倍。
但比收入增长更重要的是权益保障。此前,淘宝闪购和饿了么宣布补贴骑士养老、医疗保险,最高全额补贴;年底前,全国稳定跑单且有意愿的骑士都将获得至少50%的保险费用补贴。此外,防疲劳规则升级、“强制下线”功能优化、“橙意计划”覆盖帮困、助学、残障保障等,一系列举措有望让骑士职业由“过渡驿站”升级为“长久赛道”。此外,平台还将“骑手”升级为“城市骑士”,支持骑士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不仅如此,淘宝闪购和饿了么还站在骑士的立场改进规则,以技术支持骑士的劳动权益提升。为了让规则更“接地气”,饿了么早在今年4月便启动全国首份区域协议协商,累计收集近1万条建议。
以针对骑士反映的“远程单空驶率高”为例,平台明确将提高顺路单派单率(目前已超90%),对远距离订单搭配顺路近单,并动态调整配送时间;针对“超重、爬楼订单辛苦但收入不对等”问题,算法模型中提高此类订单的计价权重,践行“多付出多得”。更值得关注的是,平台正逐步取消超时扣款,转向正向激励。这些诉求有望一一转化为协议中的“硬核条款”,让骑士既能“跑得快”也能“跑得稳”。
【责任编辑:周靖杰】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