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债券 > 透视券商资管债券型产品一季度收益水平:回报率领跑的“尖子生”是谁?

透视券商资管债券型产品一季度收益水平:回报率领跑的“尖子生”是谁?

2025年04月03日5336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余纪昕上海报道

透视券商资管债券型产品一季度收益水平:回报率领跑的“尖子生”是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季度"赛程"收官,券商资管债券型产品之间的业绩竞争正呈现白热化态势。

透视券商资管债券型产品一季度收益水平:回报率领跑的“尖子生”是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尤其在开年以来债券市场的持续高波动环境下,底层资产主要投向债券的券商资管产品在收益表现上明显拉开了相当差距,"你追我赶"的角逐格局已然形成。

  3月27日,中国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披露发布2月份的私募资管产品月报。记者梳理现有数据发现,新增备案情况来看,今年1-2月合计新备案规模552亿元,相较去年1-2月同期的485.41亿元来说,规模增长热度不减。

  投资类型上,2月备案的私募资管产品中,固定收益类产品设立规模最大。其中固定收益类产品备案数量为345只,设立规模达283.63亿元。从存续情况来看,截至今年2月底,私募资管中固收类产品存续数量为15,951只,存续规模达90,440.19亿元,规模占比74.24%。固收类资管产品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上现在都占据私募资管产品行业的主要地位。

  因为3月份的月报现未发布,一季度完整统计区间的数据情况还未可知。不过,有券商资管产品渠道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今年3月其所在机构主营的固收类产品受债市一度大幅下跌的影响,其间赎回情况还是较为明显。

  在如此庞大的产品梯队中,现下谁才是收益一马当先的"尖子生"产品?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阅Wind最新数据,整理了上述类别资管产品这段时间所交出的“成绩单”。

  今年一季度,表现最拔尖的一只券商资管固收产品,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内做到了9.11%的总回报;与此同时,排名垫底的产品则录得-11.03%的负收益,显示其策略调整需求已然十分迫切。

  券商资管固收从业人员怎么看待此番业绩表现?

  “说实话现阶段有点难做。”有券商资管固收投资经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随着债市行情走向震荡加剧,“今年可能还是得让客户降低收益预期以及稳定资金渠道,配置上要做好收益和流动性的平衡。此外,我们也正在尝试做利率债和可转债的交易来达到收益增强。”

  “没有去年年底那么激进了,我们谨慎看多。”另一位券商资管固收部信用研究员告诉本报记者,在他看来还是会采取“固收+”策略,在增配转债的同时,也考虑再投些美元债。

  一季度“成绩单”揭晓!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总回报达3%以上的券商资管债券型产品共有31只,其中实现4%以上回报的产品有15只,5%以上的有7只。而该类别产品一季度的平均总回报水平仅在0.23%,较去年同期的0.72%下降不少。

  其中,业绩“尖子生”产品的名号花落谁家?

  Wind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领跑的是“可转债灵活配置1号”,其9.11%的总回报较同类产品平均水平高出8.88%,优势极为明显。此外,“信信向荣同业存单”“国金资管鑫熠20号”“银河稳盈20号以及银河融汇26号(2606)”等数只产品同样在投资收益表现上跑得又快又稳,均实现了超过5%的回报率。

  时间聚焦到最近一个月,“国金资管鑫熠14号”和“国金资管鑫熠24号”则以超过2%的回报率领跑。

  就一季度绝对回报表现而言,“中泰揽月2号”7.38%的平均正收益表现最为突出,远超该产品赛道0.25%的平均值和0.42%的中位数水平。

  将目光转向开年表现欠佳的"困难生"产品,一季度总回报为负的券商资管债券型产品不在少数。

  总回报亏损超过2%的产品多达9只,这些产品明显跑输行业平均水平。据Wind,目前业绩暂时垫底的是“中泰赤月9号(今年以来总回报-11.03%)”和“中泰赤月10号(今年以来总回报-8.40%)”,这两只产品该阶段的亏损幅度均超过8%。“尖子生”和“困难生”名单都有资管,有些出人意料。

  与2024年一季度相比,当时总回报负值最大的“华金鸿盈21号”亏损幅度仅为-5.83%。而今年一季度在债市收益率走向的大起大落之下,这些投资策略选择不佳的产品业绩就更为惨淡,尾部产品业绩落后的差距明显有扩大之势。

  “可转债定价能力很关键 ”

  透视到底层资产层面,券商资管债券型产品各自重仓的个券方向差异显著。

  记者截取一季度收益名列前茅的“第一创业可转债灵活配置1号”“中信证券信信向荣同业存单”两只产品在去年末分别的底仓标的情况,从配置情况来看,除常规国债品种外,两只"优等生"产品在个券选择上呈现出三大特征:一是信用评级高度集中,主要配置AAA级高信用评级债券,严格控制违约风险;二是品种覆盖多元,投资组合中可转债、公司债、二级资本债、中期票据等品种均有配置;三是发债主体以国企为主导,整体呈现审慎稳健的策略风格。

  据悉,业内大多将国债作为理想底仓,虽票息偏低但安全性最优;但要在激烈竞争中持续胜出、吸引投资者资金持续流入,还是要引入高收益品种以拉升投资组合整体的收益水平,这就需要投资团队在择券看资质上有精准把握的功底。

  “中信同业存单这款产品年化收益率做的很可观,但我看到收益是跳涨的,这有可能是规模变动引起的净值变化。”前述券商资管固收投资经理对记者补充分析道。

  某国有证券资管子公司固收业务总监则告诉记者:“一季度各个产品差异明显可能还是在于转债的仓位区别,整体纯债估值收益率是上行的,转债表现比较好。今年我觉得债券机会不会特别大,行情可能进展很快,整体还是震荡为主,年内收益确实不好做,只能从波动资产找收益,我们自己会增加转债的策略进行增厚。”

  在专业人士看来,2025年开年至今的择券思路有何方向上的转变吗?

  前述券商资管信用研究员告诉记者:“我们目前整体策略是降低久期,提升组合流动性;在可转债方面,核心关注点还是条款博弈,会去重点从市场中筛选正股市值处于历史底部的个券,经过严格考察后再纳入投资标的库。”

  “我认为如果做好跟踪研究,可转债投资可以针对不同行业适度进行信用下沉。”前述固收投资经理称,可转债信用下沉的前提是做好详尽的财务调研分析和信用风险等级评估。在行业选择上,会优先考虑处于高景气度行业的发行主体,或是像消费行业这类现金流相对稳定的企业所发行的债券。

  前述固收业务总监对记者称,他们将密切关注权益市场的投资者情绪转变和风格趋势动向,结合自身团队对发债主体的持续跟踪研究,在大小票中间轮动切换;最近考虑会在仓位上更偏向红利和平衡型一些。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透视券商资管债券型产品一季度收益水平:回报率领跑的“尖子生”是谁?” 的相关文章

债市补跌:股债“跷跷板”效应 还是对特别国债反应过度?

债市补跌:股债“跷跷板”效应 还是对特别国债反应过度?

  原本以为顺利跨季之后,债市会重拾升势,意料之外的是,今日债市“开门黑”:四大国债期货主连全部下跌,其中30年国债期货下跌0.53%,报105.78点;10年国债期货下跌0.26%,报103.785点; 5年期国债期货下跌0.17%,报102.98点;2年期国债期货下跌0.064 -0.06%,报...

票息难寻 债市投资者“花式”找收益

票息难寻 债市投资者“花式”找收益

  随着城投债市场低风险高收益阶段的终结,投资者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上海报记者统计,从去年年初至今年4月11日,近千家国企成功发行的城投债利率主要分布在2%到4% 之间。目前这个利率很难满足产品收益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开始寻找新的投资策略...

隔夜外盘:欧美股市收涨 纳指、标普涨超1% 大型科技股普涨

隔夜外盘:欧美股市收涨 纳指、标普涨超1% 大型科技股普涨

  美股市场: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纳指、标普涨超1%。截至当天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交易日上涨263.71点,收于38503.69点,涨幅为0.69%;500种股票指数上涨59.95点,收于5070.55点,涨幅为1.20%;综合指数上涨245.34点,收于15696.64点,涨幅为1.5...

债市陷入分化 中长期国债收益率继续走高

债市陷入分化 中长期国债收益率继续走高

  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继续成为市场焦点。4月26日,债市呈现分化格局,中长期国债收益率继续走高,而短期国债收益率下行。国债期货市场经历两日重挫后,整体反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截至上午10点12分,3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开盘后下行0.5基点,至1.75%;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

债市收益率集体走高!发生了什么?

债市收益率集体走高!发生了什么?

  4月26日,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走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Wind数据显示,截至13:55,国债活跃券方面,1年期“24贴现国债19”收益率上行5基点报1.55%,5年期“23附息国债22”上行约5基点报2.115%,10年期“24附息国债04”上行近3基点报2.285%,...

经济韧性强潜能大 我国外储规模保持稳定有支撑

经济韧性强潜能大 我国外储规模保持稳定有支撑

  5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08亿美元,较3月末下降448亿美元,降幅为1.38%。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外汇局表示,2024年4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