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国际“朋友圈”,成都向全球输出公园城市建设经验
每经记者 杨弃非 每经编辑 杨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几天前,在成都植物园内,来自大洋彼岸的康奈尔大学康奈尔植物园总裁克里斯托弗·邓恩颇受触动:即便是在一天最繁忙的时间,各年龄层市民也能在其中自得其乐,饮茶、游玩,因公园而享受生活。也由此,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给他留下了初步印象:将自然带回城市的同时,也将幸福带给市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成都正在更大范围内推进公园城市理念的交流与输出。4月26日,借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之机,成都邀请来自18个国家19个省市的国际友城代表团共聚一堂,以城市绿色发展为主题开展了一场交流座谈会,以期推动更为务实的交流与合作。
在推进国际友城扩围、加深合作上,成都一直动作不断。座谈会当天,成都与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签署两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备忘录,正式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这意味着成都国际友好城市和国际友好合作关系城市达到112个。以国际友城为纽带,成都将如何进一步讲述这则有关绿色发展的故事?
搭建绿色发展交流平台
伴随“公园城市美好人居”为主题的成都世园会开幕,一则来自公园城市的邀约向全球发出。而在国际友城的讨论中,成都有关公园城市的探索还有望带动一场更大范围的城市绿色转型。
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核心目标。事实上,与成都同频的是,在交流中,多座正在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城市的新一轮整体转型。比如,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规划了一个面向2025年宏大市区改造计划,目的在于将城市变为“大客厅”、将城市公园变成“游乐场”;韩国仁川则努力制定战略规划,以2045年实现碳中和为契机,走向全球10强城市。
而在多位城市管理者看来,作为公园城市建设先行者,成都正在链接全球,成为绿色发展的话题发生地和全球经验交流中心。
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市副市长德扬·科里尼克提到,在欧洲的各类论坛上,城市共谋绿色发展已是常态。即便已经是欧洲绿色之都,卢布尔雅那也常常受益于来自不同城市的经验。此次论坛上,讨论范围扩大至多个大洲的不同国家,“相信一定能够找到合作空间”。
事实上,卢布尔雅那的经验就引起了美国菲尼克斯市姐妹城市协会董事局主席梅丽莎·戈蒂娅的关注。
根据科里尼克介绍,减少市中心车辆是卢布尔雅那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此,卢布尔雅那一面推行公交“绅士服务”,老年人、残疾人乘坐公交不仅免费、而且招手即停,一面构建仅需3欧元年费即可使用的共享自行车系统,市民对两项服务的满意度高达80%。戈蒂娅对此倍受启发,她希望能将这一举措带回菲尼克斯,并期望能与卢布尔雅那展开深度合作。
不少城市更是主动出击,期望能借此机会找到实在的产业合作机会。因日照条件而发展成为日本重要氢能城市的甲府,已经将氢能应用至珠宝制造、食品加工等多个产业,市长樋口雄一在论坛上发出邀约:希望能实现产业的海外拓展,扩大本地市场规模。
“一座城市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大量水滴能够汇聚成海洋。”如丹麦霍森斯市长彼得·索伦森所说,通过交流能看见不同、推进合作,全球合作则是绿色发展的必经之路。
提供幸福城市发展样本
而在搭建平台的同时,成都有关公园城市的发展经验也被前来的城市管理者所发掘。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是,面对全球城市绿色发展的难题,成都正在提供智慧化解决方案。
索伦森提到,丹麦是全球范围内较早推动绿色发展的国家之一,但面对人口下滑问题,也在寻找推进新一轮绿色基建建设的有效措施,因此,他希望能将在成都所了解的创新手段带回霍森斯。而科里尼克则注意到成都智慧城市底座的建设,这是卢布尔雅那尚显空白的领域,希望能借力加以补足。
不少城市管理者还发现,公园城市的建设成果正在内化为成都“幸福城市”的特质。戈蒂娅对此深有感触,她认为,在成都,从城市中散落的公园到整个城市文化氛围,均为市民带来了幸福感,让他们在工作和居家之余能找到在自然栖居的机会,这是成都值得珍视的宝藏。
一个更具代表性的案例是成都植物园。
邓恩指出,植物园是大城市的“必备品”,因为植物园能够连接科技与文化。不同植物常常代表着不同的文化,植物园也从而能够扮演文化沟通桥梁,推动文化间的理解和合作。康奈尔植物园就有意引进来自亚洲文化的植物,包括牡丹和茶树,在当地扮演了文化冲突的缓冲器。
而他发现,成都植物园更进一步,通过与考古研究人员的合作,探寻数千年前当地人民与植物的关系、对药用植物的利用,由此构建植物与历史文化的链接。他也希望以此为参照,推进康奈尔植物园与考古学、人类学的合作,不仅回答植物“有什么”的问题,更努力挖掘背后的“为什么”。
总而言之,如墨西哥梅里达市城市规划与发展局局长埃德加多·博利奥·阿尔塞奥所说,成都实现了城市的可持续转型,并持续推进探索,为更多城市提供有关可持续发展、享受人与自然协调生活的样本。
而科里尼克则认为,这还源于成都所推进的城市发展理念:一是包容,它欢迎所有人在成都释放能量、奋发向上;一是绿色,对此成都需要选择一条慢行但持久的道路,并且在城市发展中定下更高的优先级。他认为,在此领域,成都已经收获巨大,并且还将进一步续写今后数个十年的故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