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快讯 > 全国人大代表、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赵海英:健全儿童养育政策体系 建议设计发行“儿童发展”专项债

全国人大代表、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赵海英:健全儿童养育政策体系 建议设计发行“儿童发展”专项债

2025年03月08日58557

  全国人大代表、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赵海英近日对记者表示,今年两会期间,她带来了一份关于支持儿童养育的提案。

全国人大代表、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赵海英:健全儿童养育政策体系 建议设计发行“儿童发展”专项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赵海英认为,当前,我国面向儿童早期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突出短板,关系到家庭生育意愿、居民消费需求、人口发展趋势与社会和谐稳定,亟待健全儿童养育服务政策体系,加大中央财政资金投入,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家国共育,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培养好接班人和未来生力军。

全国人大代表、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赵海英:健全儿童养育政策体系 建议设计发行“儿童发展”专项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人口挑战与儿童早期发展问题直接相关

  赵海英表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当前,我国高质量发展面临较大人口挑战,很大程度与儿童早期发展问题直接相关。第一,人口总量势能不断弱化,长期低生育率是基础性原因。“不愿生、不敢生”现象背后,儿童早期养育负担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普遍性问题。

  根据《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我国0—17岁孩子养育成本平均为53.8万元,养育到本科毕业平均要花费68万元,相当于人均GDP的6.3倍。

  第二,人口素质参差不齐,与儿童早期的照料护理和养育投入密切相关。根据国家卫健委组织研究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我国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平均约为5%,但农村和偏远地区仍普遍高于20%。国家卫健委2024年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3岁以下儿童约4000万,接受正规的比例仅为5.5%,远低于OECD国家34%的水平。

  第三,儿童早期发展既是儿童的问题、也是家庭的问题和社会的问题。原本满心欢喜步入婚姻殿堂的年轻人,除了要扛起养育孩子的财务负担之外,还要面对巨大的精力消耗和心理压力。“家政服务员”连续多年高居我国十大“最缺工”职业榜单,目前仍有2000万人员缺口,且服务质量问题突出。

  “许多新手父母被迫变成‘超人’爸爸、‘超人’妈妈,在家庭事业两头频繁切换、疲于兼顾,导致身心俱疲,陷入情感焦虑、夫妻失和、不安与彷徨,弥漫到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赵海英称,正所谓“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赵海英认为,立足我国人口发展的新趋势来观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亟需建立儿童养育支持体系,创造有利于发展的人口总量势能、幸福美满家风和社会和谐稳定。

  建议将0—3岁儿童早期发展纳入“十五五”规划

  对于如何更好支持儿童养育,建立儿童养育支持体系,赵海英提出了三方面建议。

  一是将儿童早期发展纳入“十五五”规划,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

  “儿童早期发展的投资回报是长期的,且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一旦儿童早期发展滞后,将对一生的质量造成不可逆的长期障碍。”赵海英称,但人口是自由流动的,所以地方政府投入激励不足。实践也表明,主要依靠社会力量开展儿童早期发展也难以持续,亟需中央政府统筹支持,国家发展战略与公共政策应该遵循儿童优先的原则。

  目前,我国儿童早期发展的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偏低。赵海英提供了一组数据。2024年,中央财政面向0—3岁儿童的托育服务投入不到100亿元,平均每年每个孩子投入金额仅为350元。相比来看,2020年,OECD国家儿童早期教育与照护服务公共投入占GDP比重平均达0.8%,公共财政平均每年每个0-3岁孩子投入金额接近6000美元。

  因此,她建议,将0—3岁儿童早期发展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与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加强针对儿童早期发展工作的顶层设计,从加大中央转移支付、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拓展新增资源与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予以保障。建立财政、教育、卫健、发改、民政、妇儿工委等多部门协作的组织体系,推动政府职责更明确、财政投入更大、行业标准更健全、幼师培训更严格、家庭指导更到位,以及立法保障更可靠。构建全国性儿童早期发展普惠政策体系,协调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公益机构、科研院所、政府机构等多方参与。支持职业院校和高等院校不断完善儿童早期发展、家政服务等相关专业课程体系,鼓励各类培训机构开展育儿师专业培训,给予财税政策优惠,提升服务的职业化水平。

  呼吁设立“0—3岁儿童早期发展资金”发行专项债

  第二个建议则是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中央转移支付中设立儿童专项基金,优先面向新生儿加大生育补贴。

  赵海英解释,目前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总额中,基建等非民生支出占主体,在民生支出部分,、医疗补助等支出占主体。加大投资儿童早期发展,既有利于保障儿童成长成才,也有利于更好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短期消费刺激,长期改善消费预期,释放更多内需潜力。即便从投资回报角度,儿童早期发展是回报率最高的人力资本投资。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曼和OECD研究显示,儿童早期发展阶段每投入1元,成年后社会价值回报4—9元,年投资回报率最高可达13%。

  她建议,在中央和地方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中,专门设置“0—3岁儿童早期发展资金”。据有关单位测算,在“十五五”时期,面向中西部农村落后地区,精准实施儿童早期发展计划,未来财政每年需投入250亿元左右资金;面向全国农村地区,每年需要投入450亿元左右资金;覆盖面扩展到乡镇,预计财政每年投入800亿元左右。

  “目前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总额约10万亿元,上述测算的儿童早期发展资金规模不到其1%,中央有条件加大这笔投入。”赵海英称,针对外部性强、回报周期长的儿童早期发展公共投资项目,亦可考虑探索新增筹资渠道,类似于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债券,设计发行“儿童发展”专项债券。

  此外,建议优先面向新生儿加大生育补贴。国内外数据都表明,加大生育补贴能够有效提高生育意愿。据韩国官方数据,2024年新生儿人数首次出现8年以来正增长,与政府加大生育补贴高度相关。我国湖北省天门市向生二胎、三胎的家庭发6万—12万补贴,出生人口也显著提高。

  赵海英表示,假设在全国范围内对新生儿每人每年补贴2万,对1—3岁儿童每人每年补贴1万,按照我国每年900万新生儿、3100万1—3岁儿童计算,每年补贴4900亿(900万*2万+3100*1万)。面向儿童发展等于是投资于“社会基础设施”,乘数效应和社会效应更加显著。

  推广“入户养育指导”试点经验

  第三个建议则是多措并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儿童早期发展,推广“入户养育指导”试点经验,充分利用现有闲置公共资源。

  赵海英称,儿童早期发展涉及健康、教育、家庭辅导等多领域、多方面工作,社会力量与公益机构善于发现社会中容易被忽视的群体。

  据赵海英介绍,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于2015年启动“山村入户早教计划”项目试点,在本地招募育婴辅导员、经过专业培训后,为农村家庭免费提供每周一次入户养育指导服务。截至2023年底,已在全国10个省区市19个县开展试点,惠及超过4万名农村婴幼儿。实验表明,儿童早期干预提高了孩子的认知技能和非认知技能,降低了各维度发育迟缓风险,84%的儿童在综合表现中好于对照组儿童。

  在已有政策实验取得积极效果的基础上,建议进一步挖掘盘活基层闲置的公共资源。她认为,目前乡村、镇在闲置的学校、卫生所、文化站等方面仍然有可以进一步整合利用的软硬件资源,过去长期从事卫生健康的公共人力资源,也可以逐步调整配置到儿童早期发展、鼓励生育等公共服务领域。

(文章来源:时报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国人大代表、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赵海英:健全儿童养育政策体系 建议设计发行“儿童发展”专项债” 的相关文章

与大自然“博弈”!巨灾债券收益飙升

与大自然“博弈”!巨灾债券收益飙升

  随着全球极端天气频发,以巨灾债券为代表的连接(ILS)愈加引发市场关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数据显示,全球巨灾债券的表现相当亮眼,整体收益率普遍达到双位数,在中国香港上市的两只巨灾债券票面息率(浮动)也分别达到了10%、12%的水平。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

财政部拟第一次续发行2024年记账式附息(七期)国债(50年期)

财政部拟第一次续发行2024年记账式附息(七期)国债(50年期)

  原标题:关于2024年记账式附息(七期)国债第一次续发行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财政部拟第一次续发行2024年记账式附息(七期)国债(50年期)。现就本次续发行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债券要素   (一)品种。本次续发行国债为5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

债市早参2月13日|置换债已发行4800多亿,多地隐债清零;机构抢配短期信用债

债市早参2月13日|置换债已发行4800多亿,多地隐债清零;机构抢配短期信用债

  债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置换债效果显现,多地隐债清零、融资成本降低,今年已发行4800多亿】   今年用于置换隐债的2万亿再融资专项债已发行或计划发行4800多亿元。近一周有2000多亿的置换债完成发行。同时,今年已发行404.78亿元的新增专项债用于化债。国际评...

中证转债指数收跌0.2%,154只可转债收涨

中证转债指数收跌0.2%,154只可转债收涨

  南方财经2月13日电,南财金融终端盘后数据显示,债市方面,中证转债指数收跌0.2%,报427.66,成交额为617.52亿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可转债方面,今日共成交502只可转债,其中154只收涨,2只收平,346只收跌。具体来看,11只可转债涨幅超过...

债市日报:2月13日

债市日报:2月13日

  新华财经北京2月13日电 债市周四(2月13日)延续窄幅波动,长债基本持稳,短债表现偏弱,超长端国债期货则小幅收涨;公开市场单日净回笼1497亿元,资金利率多数回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机构认为,往年金融机构追求“开门红”,很可能会导致信贷投放出现“过山车”现象,但随着央...

债市日报:2月14日

债市日报:2月14日

  新华财经北京2月14日电(王菁)债市周五(2月14日)延续弱势,超长端国债期货主力率先回调,间现券收益率曲线则更趋平坦,短债收益率上行更显著;公开市场连续大额净回笼,资金利率多数走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机构认为,货币政策强调“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延续“适度宽松”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