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快讯 > 财政部将探索在境外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

财政部将探索在境外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

2025年02月21日79731


财政部将探索在境外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探索在境外发行绿色主权债券,财政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下称《框架》),并于2月20日对外发布。

  近五年来,中央财政每年投入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资金约5000亿元到6500亿元。财政部表示,未来将以《框架》为基础在境外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丰富国际市场高质量绿色债券品种,吸引国际资金支持国内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持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据悉,《框架》下发行的绿色主权债券将遵守四个核心要素,即募集资金用途、项目评估及筛选、募集资金管理和信息披露。

  比如,《框架》下发行的绿色主权债券所募集的资金将全部用于中央财政预算中合格绿色支出并有助于实现以下环境目标: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适应、自然资源保护、污染防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项目评估及筛选流程将确保《框架》下发行的绿色主权债券的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符合上述“募集资金用途”定义的绿色支出的融资和/或再融资。财政部负责项目评估及筛选,将定期进行评估,遴选绿色支出清单。在此基础上,财政部将根据国家的环境政策、需求及《框架》,确定募集资金投向。

  根据财政部安排,募集资金将分配至中央财政预算支出中的绿色领域,直到募集资金完全分配至相应的绿色支出。任何尚未被分配至绿色支出的募集资金将先按照财政部库款统筹使用。未分配资金不会分配给任何与化石燃料有关的资产或高污染、高能耗的资产或项目。

  此外,财政部将在绿色主权债券存续期内,每年就《框架》下发行的绿色主权债券发布年度绿色主权债券信息披露,直至募集资金全部投放完毕,并在发生重大事项时及时披露。

(文章来源:上海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财政部将探索在境外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 的相关文章

为偿付能力“解渴”!保险公司年内发债近千亿

为偿付能力“解渴”!保险公司年内发债近千亿

  界面新闻记者 | 吕文琦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偿二代二期等因素的作用下,今年公司迎来发债热,已发行规模近千亿。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1月28日,发布公告,该集团子公司人保财险于2024年11月28日成功在全国间债券市场发行120亿元资本补充债券。本...

险企发债潮持续!月内两家公司已发25亿元

险企发债潮持续!月内两家公司已发25亿元

  公司发债潮仍在继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月9日,财信人寿发行10亿元资本补充债,成为今年以来第二家发债的保险公司。1月以来,已有两家保险公司启动发债,规模合计25亿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两险企相继发债   1月8日,中英人寿完成发行15亿元资...

超1100亿元!券商加速发债

超1100亿元!券商加速发债

  随着近期A股市场的持续回暖,券商机构纷纷抓住机遇,密集进行债券发行以补充资本实力、支持业务扩展。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数据显示,2月11日,有8家券商机构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或公司债券的方式,融资金额高达230亿元。截至2月12日,券商机构年内已发行和计划发行的规模达到111...

债市早参2月13日|置换债已发行4800多亿,多地隐债清零;机构抢配短期信用债

债市早参2月13日|置换债已发行4800多亿,多地隐债清零;机构抢配短期信用债

  债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置换债效果显现,多地隐债清零、融资成本降低,今年已发行4800多亿】   今年用于置换隐债的2万亿再融资专项债已发行或计划发行4800多亿元。近一周有2000多亿的置换债完成发行。同时,今年已发行404.78亿元的新增专项债用于化债。国际评...

债市日报:2月13日

债市日报:2月13日

  新华财经北京2月13日电 债市周四(2月13日)延续窄幅波动,长债基本持稳,短债表现偏弱,超长端国债期货则小幅收涨;公开市场单日净回笼1497亿元,资金利率多数回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机构认为,往年金融机构追求“开门红”,很可能会导致信贷投放出现“过山车”现象,但随着央...

多地发布专项债拟购土地清单 打通收储堵点仍待政策完善

多地发布专项债拟购土地清单 打通收储堵点仍待政策完善

  地方政府收购存量闲置土地有了新进展,多地近日密集发布了首批专项债收购存量土地清单。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绝大多数城市落实专项债收购存量土地的进展仍有待提速,地方收购存量土地依然存在多项难点。打通各项收储堵点,加快收储节奏,或将是未来中央和地方政府政策的重要着力点,相关配套政策有望继续完善。图片来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