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聚焦 > 新华全媒+|在海量应用场景中“拔节生长”——从人工智能发展前沿看中国科技新动力

新华全媒+|在海量应用场景中“拔节生长”——从人工智能发展前沿看中国科技新动力

2024年04月14日50283

  新华社南京4月14日电 题:在海量应用场景中“拔节生长”——从人工智能发展前沿看中国科技新动力

新华全媒+|在海量应用场景中“拔节生长”——从人工智能发展前沿看中国科技新动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华社记者胡喆

新华全媒+|在海量应用场景中“拔节生长”——从人工智能发展前沿看中国科技新动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月13日至14日,第十三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暨2023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在苏州举行,展示了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沿。

  一大批新突破、新技术、新应用,正在海量应用场景中“拔节生长”,昭示出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广阔空间。

  “算力+数据+模型”形成的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已经到来

  从大模型与通用人工智能,到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年会上,通过展望人工智能未来趋势,与会专家共同探究如何推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产业生态协同发展。

  何谓大模型?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介绍,大模型是指参数规模在10亿以上、由大规模参数构建起来的神经网络模型,在人工智能内容生成方面能够完成过去只有人才能创造完成的任务。

  大模型的背后是大算力。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表示,“算力+数据+模型”形成的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已经到来。我们提出“中国算力网”研究计划,就是希望让用户像用电一样使用算力,推动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再进一步。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新兴战略性技术,是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

  “2024年我国首次将‘人工智能+’行动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人工智能已成为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党委书记赵春江说。

  三条技术路线推动人工智能从弱到强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达5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4400家。随着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将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奠定坚实基础。

  郑庆华介绍,人工智能从弱到强主要有三个标志,一是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或者回答问题的水平接近人类,甚至在部分领域超越人类;二是能够支持多种媒体,包括文本、图片、视频的生成;三是能够支持不同场景,可以泛化到其他专业领域。

  “我们认为有三条技术路线推动人工智能从弱到强。”郑庆华表示,第一是依托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来推动,第二是采用“神经+符号”协同的方式,第三是打造人脑记忆启发的机器记忆智能模型。

  “总体上看,首先解决计算智能,然后解决感知智能,在这个基础上进而实现认知智能。”郑庆华说。

  “今年,通用人工智能与其他前沿领域的融合创新有望发挥关键作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余有成告诉记者,我国人工智能已广泛赋能到智能交通、智能教育、智能社区、智慧金融、智慧医疗、智能制造、智慧能源等19个应用领域。通过加强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将逐步辐射一大批面向未来的行业应用落地。  

  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和高水平应用

  专家指出,海量的应用场景、超大的市场规模、庞大的人才队伍,是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先天优势。但相比世界顶尖水平,我国人工智能技术仍存在应用场景系统设计不足、重大场景开放程度不高、场景创新生态不完善等问题,在基础性技术等方面还处于弱势。

  为加速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攻关,着力解决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和产业化等问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与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4月13日正式启动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

  “只有面向地方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推动通用人工智能与未来产业、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和高水平应用,才能打造全方位、多场景、高频次的应用解决方案。”赵春江说。

  2024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有望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风向标。有分析机构预测,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接近8000亿元。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孙富春表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应强化整体设计和前瞻部署,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健全安全治理体系,开拓人工智能新领域新赛道,构建支撑未来产业发展的创新生态,促进技术与产业更快更好发展。

【责任编辑:徐海知】
    阅读下一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华全媒+|在海量应用场景中“拔节生长”——从人工智能发展前沿看中国科技新动力” 的相关文章

              就在今晚!华尔街和美联储都在等这个“降息导火索”

              就在今晚!华尔街和美联储都在等这个“降息导火索”

                今天,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3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报告上,该报告对今年降息前景预测至关重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1月和2月两份报告显示通胀升温后,今晚即将发布的CPI数据预计将显示,通胀在降温。市场普遍认为,3月核心CPI将达到3.7%,低于2月份的3.8%,也...

              美国将六家中企列入管制清单是典型经济胁迫单边主义霸凌

              美国将六家中企列入管制清单是典型经济胁迫单边主义霸凌

                针对美国近期将六家中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11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称,中方注意到有关情况。一段时间以来,美方以所谓涉俄、涉军等为由,接连将中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对中国企业肆意实施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这是典...

              美联储褐皮书:近期经济活动仅略有扩张 企业转嫁成本难度明显上升

              美联储褐皮书:近期经济活动仅略有扩张 企业转嫁成本难度明显上升

                当地时间周三(4月17日)美联储发布的经济状况“褐皮书”显示,近几周美国经济活动“略微扩张”,企业称在转嫁成本方面的难度正在增大。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美联储每年发布8次“褐皮书”,汇总了12家地区储备对全美经济形势进行摸底的结果。该报告是美联储货币政策例会的重要参考资料。...

              星空有约|10天内天宇将上演两次行星“邂逅”

              星空有约|10天内天宇将上演两次行星“邂逅”

                新华社天津4月18日电(记者周润健)当两颗行星“邂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天文科普专家介绍,4月20日木星、天王星极近,4月29日火星、海王星极近,感兴趣的公众可借助天文望远镜观测。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北京星空摄影爱好者浦石2022年9月1日在北京怀柔拍摄的木星特写。(本人供图)图...

              做强高端医疗装备“中国造”

              做强高端医疗装备“中国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医疗装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服务供给能力快速提升,构建了基本健全的产业体系,覆盖检测、治疗、监护、康复等环节,满足了我国医疗...

              迪思推出基于AI的全链路智能营销平台

              迪思推出基于AI的全链路智能营销平台

                “人工智能+”时代来临,AIGC营销率先发力。4月18日,福石控股旗下核心子公司迪思传媒在北京举行“AIGC 领航未来”——全链智能营销生态发布会,迪思传媒创始人兼董事长黄小川在会上宣布,联手百度智能云、科大讯飞等企业发布基于AI的全链路智能营销平台“FlinkAI”,辅助高效创作优质内容,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