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快讯 > 规模稳步增长 机制持续创新 市场愈发成熟 债券通运行八载 中国债市开放“主引擎”动力强劲

规模稳步增长 机制持续创新 市场愈发成熟 债券通运行八载 中国债市开放“主引擎”动力强劲

2025年07月04日67527

  作为连接境内外金融市场、促进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债券通高效运行8年,交出了亮眼成绩单。

规模稳步增长 机制持续创新 市场愈发成熟 债券通运行八载 中国债市开放“主引擎”动力强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债券通运行8年来,规模稳步增长,机制持续创新,市场愈发成熟。目前,债券通已成为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主引擎”。未来,债券通有望加速推动海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债券市场,进一步深化境内外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

规模稳步增长 机制持续创新 市场愈发成熟 债券通运行八载 中国债市开放“主引擎”动力强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债券通稳健运行

规模稳步增长 机制持续创新 市场愈发成熟 债券通运行八载 中国债市开放“主引擎”动力强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为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债券通日趋成熟,积极发挥着联通境内外债券市场的桥梁作用。

  “债券通机制自推出以来,不断促进中国债券市场迈向更高水平的开放与发展。”彭博大中华区总裁汪大海说。

  8年来,外资持有人民币债券规模稳步扩大,参与机构数量显著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间市场债券4.35万亿元,通过债券通渠道入市的海外投资者达835家。

  投资者结构亦不断丰富,从早期的资产管理类投资者为主,扩展到海外央行、主权基金、境外商业银行机构、公募基金、对冲基金等多元类型。

  与此同时,市场交投活跃度持续提升。数据显示,今年5月,债券通“北向通”累计成交9156亿元,日均成交482亿元。与开通首月的日均成交15亿元相比,增长超31倍。

  “历经8年发展,债券通的交易体量、参与机构数量及投资者结构等不断提升和优化,已成为境外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的重要渠道之一。”汇丰中国副行长兼资本市场及服务部联席总监张劲秋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债券通不仅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中国债市,还促进了人民币在跨境投融资中的使用。

  开放举措持续优化

  一个愈加开放、便利的制度环境,是中国债券市场对境外投资者产生强劲“磁吸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2017年7月,债券通“北向通”推出;2021年9月,债券通迎来“南向通”,债券通实现双向开放;2023年5月,“互换通”正式上线运行。

  在德银中国副行长兼投资银行部总经理徐肇廷看来,债券通最大的突破在于其交易预结算机制从无缝互联机制到制度化国际标准的全面构建,从单一现券拓展至衍生品互换通与回购安排,使其整体功能首次具备与成熟国际债券市场比肩的深度与广度。

  各项基础设施还在经历更深层次的调整与优化,有助于境内外市场的交易品种和交易习惯进一步“接轨”。用张劲秋的话说:“中国债市开放已从1.0阶段步入了‘精雕细琢’的2.0阶段。”

  例如,2月,债券通推出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允许境外投资者以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在岸债券作为抵押品,直接获取离岸人民币资金,进而用于投资或贸易融资等其他商业用途。

  “此举显著提升了国际投资者的流动性管理和风险对冲效率。”徐肇廷认为,一方面,满足了境外机构对人民币融资的需求,并且彻底改变以往需出售债券筹资的高成本模式,降低离岸人民币融资成本,增强离岸人民币的使用意愿,显著提升国际投资者的流动性管理效率;另一方面,配合互换通衍生品工具,初步构建了利率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的对冲矩阵。

  在愈发完善的债券市场运行框架下,境外投资者的用户体验逐步提升,用户黏性也日益增强。

  “债券通通过优化交易机制、提升结算效率和强化投资者保护,成功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高效、便捷和安全的投资渠道,持续推动中国债券市场开放与发展。”徐肇廷说。

  他进一步分析称:首先,“北向通”使境外投资者方便买卖在岸债券,无须在中国境内开设账户或委托代理人;其次,债券通自2018年起实施券款对付结算模式(DVP),有效减少结算风险,增强投资者保护;此外,债券通于2025年1月1日降低60%的服务费费率,这是债券通运行8年来的最大降幅,进一步降低境外投资者的交易成本,提升市场参与机构的获得感。

  中国债市增长动力强劲

  伴随金融高水平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中国债市未来增长动能强劲。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人民币债券凭借良好的独立性、稳定性和收益性,持续赢得境外投资者的青睐。

  与此同时,市场参与者期待中国债券市场进一步优化。

  “随着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债市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对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和多样化交易品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张劲秋表示,期待监管部门推出更多产品和优化措施,包括进一步丰富利率汇率风险管理工具,以满足境外投资者不断增长的投资和风险管理需求。此外,进一步优化协议文本、结算机制安排和税收安排等,为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市提供更多便利。

  徐肇廷表示,在债券通与互换通的基础上,期待进一步丰富产品线,例如“北向通”项下的债券远期、债券借贷、总收益互换等产品。

  受访人士普遍判断,中国债券市场增长动能强劲。“随着中国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债券品种的丰富及风险对冲机制的不断完善,未来将有更多境外资金流入,投资者的交易积极性和活跃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张劲秋预计。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规模稳步增长 机制持续创新 市场愈发成熟 债券通运行八载 中国债市开放“主引擎”动力强劲” 的相关文章

为偿付能力“解渴”!保险公司年内发债近千亿

为偿付能力“解渴”!保险公司年内发债近千亿

  界面新闻记者 | 吕文琦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偿二代二期等因素的作用下,今年公司迎来发债热,已发行规模近千亿。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1月28日,发布公告,该集团子公司人保财险于2024年11月28日成功在全国间债券市场发行120亿元资本补充债券。本...

财政部拟发行2025年记账式贴现(十一期)国债(91天)

财政部拟发行2025年记账式贴现(十一期)国债(91天)

  原标题:关于2025年记账式贴现(十一期)国债发行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财政部拟发行2025年记账式贴现(十一期)国债(91天)。现就本次发行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债券要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财政部拟第一次续发行2024年记账式附息(七期)国债(50年期)

财政部拟第一次续发行2024年记账式附息(七期)国债(50年期)

  原标题:关于2024年记账式附息(七期)国债第一次续发行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财政部拟第一次续发行2024年记账式附息(七期)国债(50年期)。现就本次续发行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债券要素   (一)品种。本次续发行国债为5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

超1100亿元!券商加速发债

超1100亿元!券商加速发债

  随着近期A股市场的持续回暖,券商机构纷纷抓住机遇,密集进行债券发行以补充资本实力、支持业务扩展。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数据显示,2月11日,有8家券商机构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或公司债券的方式,融资金额高达230亿元。截至2月12日,券商机构年内已发行和计划发行的规模达到111...

中证转债指数收跌0.2%,154只可转债收涨

中证转债指数收跌0.2%,154只可转债收涨

  南方财经2月13日电,南财金融终端盘后数据显示,债市方面,中证转债指数收跌0.2%,报427.66,成交额为617.52亿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可转债方面,今日共成交502只可转债,其中154只收涨,2只收平,346只收跌。具体来看,11只可转债涨幅超过...

多地发布专项债拟购土地清单 打通收储堵点仍待政策完善

多地发布专项债拟购土地清单 打通收储堵点仍待政策完善

  地方政府收购存量闲置土地有了新进展,多地近日密集发布了首批专项债收购存量土地清单。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绝大多数城市落实专项债收购存量土地的进展仍有待提速,地方收购存量土地依然存在多项难点。打通各项收储堵点,加快收储节奏,或将是未来中央和地方政府政策的重要着力点,相关配套政策有望继续完善。图片来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