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策划 > 线上称王,线下收缩,珀莱雅靠电商平台撑起百亿营收,难掩“重营销轻研发”困境

线上称王,线下收缩,珀莱雅靠电商平台撑起百亿营收,难掩“重营销轻研发”困境

2025年04月30日72479

证券之星 于莹

线上称王,线下收缩,珀莱雅靠电商平台撑起百亿营收,难掩“重营销轻研发”困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月24日,国货品牌珀莱雅(603605.SH)交出了一份令行业瞩目的成绩单,2024年公司营收突破百亿元,成为首个迈入“百亿俱乐部”的国货美妆品牌。其业绩连续7年双位数增长、净利润增速达30%。

但作为国内第一梯队的美妆品牌,珀莱雅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证券之星注意到,珀莱雅品牌主要立足线上渠道,其线下占比不断坍缩,2024年占比已不足5%。严重依赖头部电商平台的珀莱雅,其应收账款也正在激增、回款速度也在变慢。另外,财报显示,立足线上虽然可以为珀莱雅省去一些开店成本,但过于依靠投流和营销,公司的“赚钱力”也有限,2024年,珀莱雅首次在财报中提及要降低流量成本。

此外,尽管公司业绩呈现出增长态势,但对比前几年,珀莱雅品牌营收增速正在明显放缓。种种风险之下,不禁让投资者产生怀疑,在百亿规模后,珀莱雅是否已触及天花板?

营收增速放缓

证券之星注意到,珀莱雅以“红宝石精华”和“双抗精华”为核心产品,直接对标国际大牌。但珀莱雅的价格更加亲民,这使其在市场上赢得了广泛认可。

2024年,珀莱雅天猫旗舰店成交金额,力压兰蔻、欧莱雅等国际大牌,首次跃居天猫美妆第1,2024年618活动、双11活动期间,珀莱雅天猫旗舰店成交金额也均获天猫美妆排名第1名。

得益于各渠道的大卖,2024年,珀莱雅的业绩也进一步得到提升。年报显示,过去一年,其营收达到107.78亿元,同比增长21.04%,归母净利润15.52亿元,同比增幅 30%,这已经是珀莱雅连续第七年实现业绩双位数增长。

虽然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大关,但珀莱雅也面临不小的挑战。对比来看,2024年珀莱雅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增速较2022年、2023年显著放缓。2022年以及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长在40%以上,营收增速也接近40%。

进入2025年,这一态势仍未扭转,第一季度业绩增幅进一步收窄,该报告期珀莱雅营收为23.59亿元,同比增长8.13%;归母净利润为3.9亿元,同比增长28.87%。

从收入矩阵来看,目前珀莱雅旗下拥有珀莱雅、彩棠等品牌,覆盖大众精致护肤、彩妆、洗护、高功效护肤等美妆领域。其中主品牌珀莱雅2024年占主营业务总收入比重为79.69%。

报告期内,珀莱雅品牌营收增速也正在明显放缓。根据年报,2024年,该品牌营收为85.81亿元,同比增长19.55%;2021年至2023年,其营收同比增幅分别为28.25%、37.46%、36.36%。

此外,作为珀莱雅的第二增长曲线,彩棠的营收增速同样有所放缓。彩棠定位专为中国面孔定制的专业化妆师品牌,主价格区间150元-300元。2024年,该品牌营收为11.91亿元,同比仅增长19.04%,占比达到11.04%。2021年至2023年,该品牌营收同比增幅分别为103.48%、132.04%、75.06%,占主营业务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99%、11.26%、11.07%。

线上线下渠道失衡

证券之星注意到,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线上购物已成为美妆消费的主战场之一,而珀莱雅在这片战场上几乎是“所向披靡”。2024年,珀莱雅公司线上渠道营收达到102.34亿元,占比高达 95.06%。

但另一边,2024年,珀莱雅线下渠道收入同比减少13.63%,仅为5.32亿元,收入占比也从2022年的9.02%降至2024年的4.94%。

年报内,公司也未公布具体的门店数量以及2025年的具体线下布局。

一直以来,珀莱雅始终对标国际大牌,但对大牌美妆市场来说,线下仍是其核心壁垒,线下门店也往往是触及品牌形象的最直接渠道。有业内人士对证券之星表示,三线及以下城市美妆消费增速达15%,但线上渗透率仅35%,远低于一线城市的78%,在这些地方,消费者更倾向于线下体验后购买,尤其在县域市场,70%的消费者认为“试用后购买更放心”因此,对于珀莱雅来说,若品牌缺乏线下触点,或将错失这一增量市场。

此外,严重依赖头部电商平台的后果,是公司应收账款的激增及回款速度变慢。去年,珀莱雅应收账款周转率为24.99次,明显低于2023年的39.87次、2022年的53.04次,原因主要系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销售额增加,导致期末应收账款增加。

据悉,公司2024年期末应收账款金额5.18亿元,同比增长50.32%;其中,对京东的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4.99亿元,占整体应收账款的比例超96%。

销售成本居高不下

证券之星了解到,线下开店的成本较高,人工、房租对品牌来说都是巨额的开销。但从数据上看,珀莱雅虽然没有大举铺设线下,但其在经营成本并未有太多缩减。

2024年,公司营业成本达到30.83亿元,同比增长15.18%,未超过营收增速。但另一个较为明显的数据是,2024年,公司的毛利率高达71.39%,在行业中属于佼佼者。但其销售净利率仅为14.71%,这说明,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成本。

证券之星了解到,线上电商平台的投流成本居高不下,2023年美妆行业线上流量成本同比上涨30%,抖音平台头部品牌单场直播坑位费超500万元。

虽然公司在年报中未提及具体的投流成本,但证券之星发现,今年,珀莱雅首次在报告中提到了削减流量成本的描述。具体来看,公司称“将丰富直播内容和形式,拓宽内容池流量,通过直播间内容带动自然增长,降低流量成本”。

此外,2024年,珀莱雅的销售费用达到51.61亿元,同比增长29.93%,而销售费用率达到47.88%。回溯珀莱雅过去5年的销售费用,从2018年开始至2024年,珀莱雅销售费用基本保持在25%~40%的高速增长状态。

对比来看,公司2018年—2024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0.51亿元、0.75亿元、0.72亿元、0.77亿元、1.28亿元、1.74亿元、2.10亿元,6年期间平均增速仅为28.81%,研发费用率始终维持在2%左右。

重营销、轻研发所带来的问题就是口碑不一。

在“黑猫投诉”网站上搜索“珀莱雅”关键词,显示有3614条相关投诉内容。其中有不少投诉都集中于使用产品后过敏、长痘、在产品中发现虫子等问题;还有部分投诉是关于珀莱雅线上销售服务的问题,比如货不对版、退款拖延或者拒不退款、赠品少发、拍件错发、少发之后拒绝退款等等问题。

可见,从业绩上看,珀莱雅虽然已经国货美妆的TOP.1,但从其品牌形象、经营战略上,公司距离成为真正的“大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于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线上称王,线下收缩,珀莱雅靠电商平台撑起百亿营收,难掩“重营销轻研发”困境” 的相关文章

事关巨灾保险!监管和业界最新发声

事关巨灾保险!监管和业界最新发声

作为风险分散的重要手段,巨灾保险在国家灾害治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未来巨灾保险如何发展?监管部门和业界有最新发声!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年9...

古茗在港上市 将持续投资产品研发及供应链能力

古茗在港上市 将持续投资产品研发及供应链能力

2025年2月12日,古茗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古茗”)在港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01364.HK”,发行价为9.94港元。古茗初入资本市场表现稳健,上市首日开盘价为10港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古茗团队与加盟商代表在港交所上市仪式现场(图片来源:古茗)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

数据复盘丨新炬网络10连板,主力资金净买入85股超亿元,龙虎榜机构抢筹11股

数据复盘丨新炬网络10连板,主力资金净买入85股超亿元,龙虎榜机构抢筹11股

2月12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早盘探底回升,临近午盘震荡回落,午后震荡攀升。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346.39点,涨0.85%,成交额6473.88亿元;深证成指报10708.88点,涨1.43%,成交额10298.27亿元;创业板指报2191.76点,涨1.81%,成交额4...

2月12日收盘沪铜期货持仓较上日增持250手

2月12日收盘沪铜期货持仓较上日增持250手

沪铜期货盘面情况:2月12日,沪铜期货主力合约收跌0.36%至77000.0元,当日最高价报77060.0元,最低价报76530.0元,持仓量:+250手至181216手。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沪铜期货实时行情 更新时间:---- 最新价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力数字二闯IPO:代工标签难撕,部分供应商疑似空壳公司,募投项目存疑点

原力数字二闯IPO:代工标签难撕,部分供应商疑似空壳公司,募投项目存疑点

2025年春节档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超90亿元票房成绩刷新多项纪录,成为全民热议的现象级作品,其幕后制作方之一的江苏原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力数字)IPO动向备受关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之星注意到,原力数字此前不仅曾冲击创业板未果,还因原创业务的失败出现...

最新!特朗普:结束俄乌冲突的可能性很大!俄罗斯股市大涨!

最新!特朗普:结束俄乌冲突的可能性很大!俄罗斯股市大涨!

源自证券时报官微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俄罗斯股市暴涨! 当地时间2月13日,俄罗斯股市大涨,截至发稿,俄罗斯RTS指数、俄罗斯MOEX指数均涨超5%。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RTS指数自去年12月份低点(725.56点)已经反弹超40%,年内该指数也上涨了约20%。 欧洲市场方...